简介:ABB焊接机器人伺服电机承担焊接过程中的轨迹驱动与负载输出,长期处于焊接高温辐射、焊渣飞溅及频繁启停工况,过热故障易导致电机保护停机、焊接轨迹偏移,严重时会损坏绕组绝缘层。……
ABB焊接机器人伺服电机承担焊接过程中的轨迹驱动与负载输出,长期处于焊接高温辐射、焊渣飞溅及频繁启停工况,过热故障易导致电机保护停机、焊接轨迹偏移,严重时会损坏绕组绝缘层。这类故障多与散热堵塞、负载适配异常或润滑失效相关,维修需贴合焊接场景特性,避免常规电机维修的粗放操作,防止损伤电机精密部件。
ABB机器人维修的核心,在于 “先锁定过热诱因,再针对性处理”,确保维修后电机能适配焊接作业的动态负载需求。
散热系统排查需优先针对焊接环境影响。焊接作业中产生的焊渣、粉尘易堆积在伺服电机散热风扇与散热片表面,堵塞散热通道。先断开电机电源,用压缩空气(经滤油水处理)从散热片缝隙吹扫,清除表面焊渣与粉尘,若散热片间有顽固堆积物,可用软毛刷蘸取少量中性清洁剂轻柔清理,清理后用干布吸干水分,避免清洁剂渗入电机内部。检查散热风扇运行状态,手动转动风扇叶片,感受阻力是否均匀,若存在卡顿或异响,需拆卸风扇清理轴承内杂质,轴承磨损严重时需更换同规格风扇,确保风扇转速符合散热需求。散热系统的彻底清理能解决约 40% 的过热问题,减少后续无效拆解。
负载与参数适配检查需结合焊接工艺。焊接机器人伺服电机过热常与负载超出额定范围相关,通过机器人控制柜显示屏调取电机运行电流数据,对比技术手册标注的额定电流,若焊接时电流持续超出上限,需检查焊接工艺参数(如焊接速度、焊丝直径)与电机负载的匹配性 —— 厚板焊接时若参数设置过激进,易导致电机过载过热,需适当调整参数降低负载。同时检查电机与减速器的连接状态,若连接螺栓松动,会导致传动间隙增大、电机额外受力,需用扭矩扳手按标准力矩复紧螺栓,复紧前清理螺栓表面焊渣,确保力矩传递准确。负载适配调整能避免电机长期处于过载状态,从根源减少过热风险。
润滑状态检查需适配焊接高频动作特性。伺服电机轴承长期承受焊接高频启停的冲击负载,润滑脂易老化失效,导致摩擦升温。拆卸电机端盖,取出轴承后清理残留的老化润滑脂,用专用清洁剂冲洗轴承滚道,晾干后涂抹适配高温工况的润滑脂,注脂量以填满轴承内部空隙的 1/3-1/2 为宜,过多润滑脂会因高温融化溢出,反而影响散热。重新装配轴承时需保持同轴度,避免轴承偏磨加剧发热,装配后手动转动电机轴,感受阻力是否均匀,确保无卡滞现象。
ABB机器人维修中轴承润滑的规范操作,能显著降低机械摩擦导致的过热问题。
内部绕组检测需警惕高温损伤。若上述处理后电机仍过热,需拆解电机检查绕组状态,用绝缘电阻表测量绕组对地绝缘电阻,对比技术手册标准值,若电阻值过低,说明绕组绝缘层因高温老化破损,需重新浸漆处理或更换绕组。观察绕组表面有无烧灼痕迹,若局部绕组颜色变深,需检查对应部位的散热是否通畅,必要时加装辅助散热片。重新绕制绕组时需选用同规格漆包线,确保匝数与原绕组一致,避免参数偏差导致电机性能下降。
维修后验证需模拟焊接实际工况。将伺服电机重新安装至机器人,通电后执行空载运行,用红外测温仪监测电机表面温度,30 分钟内温度应稳定在技术手册限定范围。加载焊接测试,选取典型工件执行焊接程序,记录焊接过程中电机电流与温度变化,确保电流无异常波动、温度无明显升高。测试电机响应速度,观察焊接轨迹是否精准,避免维修后电机性能下降影响焊接质量。每次维修需详细记录过热诱因、处理步骤及更换部件型号,建立维修档案,便于后续同类故障快速排查。ABB机器人维修需避免通用电机维修流程套用,需结合焊接作业的动态特性调整操作细节,确保维修质量。
ABB焊接机器人伺服电机过热维修需兼顾故障处理与工况适配,既要解决当下过热问题,也要通过后续维护预防复发 —— 比如定期清理电机散热部件、按焊接作业强度调整润滑周期。规范的维修操作能有效恢复电机性能,减少因过热导致的焊接中断,保障机器人持续稳定的作业效率。
文章来源,
工业机器人维修官网:www.zr-abb.com